传统游戏的主播有谁
1、发展心理学,是一门研究各年龄阶段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和特征的一门学科,当你透过发展心理学了解了人这一生是如何发展的时候,你的教育方式、价值观、人生观都会被重新塑造。在心理学中,幼儿期,指的是从3岁到6岁左右的这段时期。
2、到了年龄,儿童开始陆续进入幼儿园,为之后的义务教育学习奠定基础。幼儿园的学习并不以知识教育作为主要的教育手段,比起文化知识,幼儿更需要的是初步的社会经验。如今小孩失踪的例子不胜枚举,很多案件其实都与人贩子脱不了关系,小孩子不谙世事,不懂人心险恶,加之没有足够的力量、体力和智力来保护自己,成为不法分子最好的下手对象。而幼儿园方面,则应该肩负起教育幼儿自我保护的责任,家长也不能过分忙于工作,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,努力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告知其轻信陌生人的危险。
3、幸运的是,人们似乎已经找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,例如,重复地告知孩子“不要跟陌生人说话”、“不要接受陌生人给的糖果”,表面上看这只是一种简单的告诫,然而它却暗合了幼儿简单直接的思维。换言之,与其苦口婆心地教育,还不如简单直接地告知,并且在生活中多次重复,加深他们的记忆,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。到了幼儿园,儿童开始与更多的人建立朋友关系。
4、在上学以前,他们或许只能和隔壁的小孩一起玩,亦或是在父母的陪伴下玩耍。上学后,他们在与老师和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发展了人际交往的技能,其社会性不断发展。然而,幼儿园时期也是儿童矛盾爆发的主要时期。
5、由于他们的角色采择能力弱,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,无论何时他们都以满足自身作为第一要务,在这样的背景下,老师就应该及时出面调解,而不能偏袒某方。比如在解决矛盾的实践中扮演好“调停人”的角色,塑造好自身的榜样形象,教会儿童如何与同学友好和睦相处,儿童在与别人发生冲突的过程中,开始明白“不听话就要受到惩罚”。
传统游戏的主播有谁
1、根据科尔伯格,的道德发展阶段论,这一时期儿童的道德观为“竭力避免惩罚以获得奖赏”,他们的行为自然就会逐渐收敛起来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逐渐从被动的反应向主动地探索过渡,他们产生了对世界的浓厚兴趣,由“是什么”向“为什么”转化,求知欲变强,并且逐步学会了自主吃饭、穿衣等生活技能。但是,幼儿的生理、心理发展水平十分有限,还不能独立自主地完成很多事情,然而这毕竟是培养他们主动性的开端,父母们不应该以关爱为由去横加干涉,而应该在保护他们安全的前提下鼓励他们去探索环境,让他们在成功与失败中体验自己控制环境、对抗挫折的能力。
2、在幼儿的诸多活动中,“游戏”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这里的游戏并非指电子游戏,而是那些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、需要动手动脑的传统类型的游戏。例如拼积木、拼图、过家家、拆卸组装玩具等等。心理学家皮亚杰,认为,智力发展的本质就是适应,主体通过动作达到对客体的适应,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。
3、对于幼儿来说,游戏就是他们动作发展的最佳途径,在游戏的过程中,他们需要思考,大脑便得到了锻炼,还需要动手,肢体也愈发熟练。值得一提的是,随着时间的推移,儿童控制肢体的精密性也会不断提高。何谓精密性呢。父母们应该已经发现,小时候孩子不能熟练地使用筷子,他们习惯于用整只手握住而不是像成年人一样自如地使用。
4、此外,儿童在走路的时候不能保持平衡,容易摔倒,其实这一切都是因为人类肢体的发育遵循“由躯干到四肢”的规律,即躯干是最先发育的,其次才会发育用手和用脚的熟练度,而游戏便为儿童控制肢体的精密性提供了绝佳的途径。与探索环境的欲望一致,儿童对于游戏也是异常执着的,研究表明,无论是何种社会文化,无论在哪个国家,虽然游戏的种类和方式有所不同,但儿童都是酷爱游戏的。
5、这一发现对于父母们来说很重要。有些父母认为学习应该从娃娃抓起,从小便督促他们把所有的时间放在学习和提升个人能力上面,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。然而,这终究只是一厢情愿,这种做法不仅与孩子爱玩的天性相违背,还会对孩子的智力发展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。智力的发展存在关键期,超过了某一时限,即使事后再加以弥补,也达不到正常水平。